儿童心理特色

※发布时间:2016-9-5 14:31:50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心理健康则指在身体、智能、感情上与别人心理不相抵触的范畴内,将个人心情发展成佳状态。这是1948年第三届世界心理卫生大会对心理健康所下的定义。
  学龄前期(3~6、7岁)心理发展特点
  1、身材发展特色 3周岁后到入小学前的这一时代称为学龄前期,儿童重要在幼儿园运动,体魄发育速度绝对减慢,到达稳固增加状况,每年身高增长4~5cm,体重增添1.5~2.5kg。个别来说,男孩的成长速度在6~7岁的时候呈现一个低谷,也就是生长速度慢;女孩生长速度在5~6岁时慢。这种生长变更的法则性在女孩更为显明。脑和神经体系发展到濒临成人程度,学龄前期停止时简直所有皮质传导纤维都已髓鞘化。动作更加和谐、稳定,从粗大动作上能够构成准确的跑步姿态,精确挪动脚步跟躯干逾越阻碍物。精致动作更加正确,可以解纽扣、系鞋带。
  2、语言的发展 词汇明显增长,增加速度为毕生中快,词汇量可达3000~4000个。其中,大批出现的为名词,波及到儿童生活、游戏等经历过的各种事物,对新颖事物和新名词特殊感兴趣,还可以从电视卡通片中学到不少形象的名词,如“天堂”、“地狱”、“星星雨“等。理解并能应用方位词,晓得较复杂的方位关联,如左前方、右下方,能准确懂得时间概念,如“一天”、“一小时”、“午后”、“深夜”等,但相对时间概念还搞不明白。
3~4岁的儿童可能会搞错人称代词:你、我、他(她),将说话环境与具体事件或人物接洽起来可以正确表达,讲述抽象事物或与环境相脱离时则可以出现明显的过错。6~7岁即可正确运用人称代词,与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有明显关系,即在差别自己与他人的情况下才能应用“我”和“他”。出现以自我为核心的言语,这种言语是一种自己对自己谈话而不起交际作用的自言自语,常常在随同动作、游戏、思考问题、碰到艰苦的情况下发生,往往把内部思维活动以言语形式讲出来,3~6岁左右喃喃自语产生率高,以后逐渐降落。
  此时儿童可以用简略和庞杂的句子表白自己的意思,如表达自己要吃东西可以说:“我要吃货色”或“(由于)我的肚子饿了,(所以)我要吃东西”。语言连贯性随年纪增大而越来越好,在语言抒发的同时还可拌有丰硕的面部表情或动作,此阶段应用语语言人交换已不障碍。
  3、注意力的发展 学龄前儿童的注意依然以被动注意占上风,只有被动注意对象颜色赫然、外观活泼形象时才干引起儿童的留神。电视中播放的卡通片就具备这种特点,因而,卡通片能引起学龄前儿童的注意和兴致,从这点来看,内容健康、人物活跃、视觉后果好的卡通片不失为学龄前儿童教导的一种卓有成效的方式。
  自动注意必需战胜外界环境的各种烦扰能力达到注意的效果,3~4岁儿童的注意时光仅为10分钟,而5~6岁儿童也不超过15分钟。因此,在给学前儿童进行常识教育时要充足注意到这一客观规律,不可长时间的灌注,更不能请求儿童长时间注意学习的内容,否则,起不到任何效果。
  4、记忆的发展 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开端萌生。以详细形象性和机械性记忆为主,抽象记忆相称不足。此期儿童记忆的另一个特点是将不同起源,或是自己的经历、或是故事中、或是臆想的内容与现实情形一概而论,心理学上称为浅臆记忆,大连音乐家教,家长往往以为儿童在说谎,实际上是一种正常景象,辨别儿童是否说谎症结是要鉴别出是空想仍是事实。
  5、思维的发展 与婴幼儿比拟,学前期儿童的思维已经明显解脱了动作的约束,大连英语家教,但仍旧离不开什物和实物的表象,也就是说在动作之前对动作的目标已有了一定的预感性。
  此期儿童往往有丰富的想象力,可表当初游戏活动和讲故事中,游戏活动情势从低年龄的简单动作模拟到大春秋象征性游戏(过家家,半医生、护士)和发明性游戏(角色扮演等),而象征性游戏和创造性游戏到5~6岁时达到顶峰,在游戏进程中,儿童的思维活动和社会化角色的规矩也会很快地发展。从必定意义上讲,组织和引诱好学前期儿童的游戏比教他们认字、背唐诗宋词更能早期开发智力。
  思维活动的另一个特点是儿童对事物的直观、详细的概括。固然已能对生活中阅历的事物进行正确的推理和判定,但因为缺少生涯教训,加上上面谈到的儿童记忆特点,他们往往用自己的逻辑和过多的臆想进行推理和断定,得出不正确得论断。
  6、情绪的发展 儿童的情绪体验十分丰盛,成人能休会到的情绪,学前期儿童基础上已能体验到,如愉快、悲伤、恼怒、胆怯、缓和、惧怕等,而且很轻易表示在外显行动上,不象成人那样可以把持本人的情感。
  焦急与恐怖是此阶段的不良情绪体验,大连生物家教,对家人分别、受到批驳和损害后可出现明显的焦急反映;对设想的事物如黑暗、魔鬼、声音、安静等有明显的害怕,尤其在电视、故事、念叨中看到或听到有关事例后更为明显。
  跟着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增加,高等情绪活动犹如情心、孤单感、声誉感、审美感、道德感、配合精力也进一步发展。儿童能讲出一些大人的话,使家长惊奇,有“孩子已经长大了”的感到。
  7、性心理发展 学前期儿童是儿童发展性别认同和造成性别社会标准行为的要害时期,此期儿童主要通过抉择玩具和日常活动内容来反应性别角色。男性在玩具上多取舍刀、枪、剑、汽车、坦克等显示“男子汉”气势的玩具,游戏和日常活动也多表演见义勇为、拔刀相助、“爸爸”、“好汉”等角色。女孩在玩具上多挑选布娃娃、小动物等显示文静、爱心的玩具,在游戏和日常活动中也多扮演“妈妈”、“公主”、被维护对象等角色。4岁以前这种游戏和日常活动中性别的差别尚不显著,5~7岁已逐步显示出差异来,在活动中也可表现为按性别不同而进行不同的活动内容。而真正的性爱要到少年期乃至青少年期当前才会出现。在此时期,性别角色凌乱或性别辨认障碍就表现为男孩女性化或“娘娘腔”,女孩男性化或“假小子”,细心分辨儿童的性别角色并加以正确领导,对日后性心理畸形发展,防止涌现性心理障碍犹如性恋、易性癖等都将有踊跃的意思。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