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报告:我国过半数行业每周加班超4小时 餐饮最多
中国经济网12月18日讯(记者 苏琳)日前发布的《2014中国劳动力市场报告》显示,当前我国劳动者工作时间过长。对此,有关专家按《劳动法》的“无特殊需求企业”应遵守44小时的最高工时,缩短劳动时间。
《2014中国劳动力市场报告》(简称“报告”)指出,在迈向高收入国家的进程中,中国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呈现八大特征:虽然工时制度逐步与世界接轨,但加班现象仍然严重;过度劳动伴随工时闲置;男性“长工时”与女性家庭“第二轮班”并存;城乡劳动者工作时间差异大;特大城市劳动者上下班时间长;雇主比雇员工作时间长;中国人假期时间远少于世界平均水平;由于过度劳动所导致的劳动者职业病和过劳死现象比较突出。
报告主持人、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赖德胜表示,研究发现,我国九成行业周工时超过40小时,过半数行业每周要加班4小时以上。对所有行业平均周工时的排名发现,住宿和餐饮业劳动者平均每周工作时间长达51.4小时,排名第一;建筑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分列二至四位,且以上四个行业均已超过法律的“特殊行业”周工时49小时界限;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制造业的周工时为48.8小时和48.2小时。从城镇数据来看,除农林牧渔业外,所有行业的周工时均超过40小时。“上述六个行业每周的加班时间均超过8个小时,也就是说,依照《劳动法》的日8小时标准,这些行业的工作者平均每周只能休息一天甚至更少。”赖德胜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说。
另外,大多数行业的周加班时间(按标准工时40小时计算)在3至5小时间,超过50%的行业的平均周工时超过《劳动法》的“无特殊需求企业”应遵守的最高工时44小时。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人均P已经接近7000美元,达到了中上收入国家水平,并正在向高收入国家大步迈进。然而,正处于收入扩增阶段的中国,劳动者的年工作时间2000-2200小时左右,这个数字相当于英美德法等国家20世纪20-50年代的水平。研究发现,不同就业身份人员的工作时间差异较大,其中雇主的周工作时间最长,超过过47小时,其次是家庭帮工,而自营劳动者(自雇者)周工作时间最短,为42小时;中国劳动者最短带薪年假为5天,且需要工作满一年以上,这意味着中国劳动者带薪休假的时间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低于亚太国家平均水平;“带病工作,不休病假”已经成为一种“气候”,科技工作者、行政工作者、教师等群体少休或不休病假的现象最为普遍;而因工作时间长引致的过度劳动成为职业病和过劳死频发直接而重要的原因。赖德胜等人认为,缩短工作时间除了有利于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和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外,还有利于促进就业数量的扩大和就业质量的提高、加快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激励劳动者进行人力资本再投资,而且闲暇时间的增加能潜在地促进创新的发生。“当前阶段,大多数劳动者还不可能把工作视为一种享受,但‘体面工作时间’是有积极意义和可行性的。”赖德胜认为,“体面工作时间” 是劳动者身体健康、有利于生产进行、性别平等、家庭和谐,并让劳动者有支配时间进行学习和培训的工作时间配置方式。专家指出,要解决当前我国劳动者工作时间过长的问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关键,良好的制度设计是基础,适当差异化的工时设计是手段,基于新技术建立的工时协商机制是途径,宏观协助是保障。制定一个良好的工时制度需要各个部门的通力配合,在不市场基本运行规律的前提下,组合运用各种手段。(来源:中国经济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